心之所向,“九九”为功|北京大学无障碍公益海报全国巡展(南京特师站)成功举办

图 活动宣传海报
2025年10月28日,重阳佳节前夕,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图书馆内,一场关于“无障碍”的深度对话正在发生。作为2025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高校联合教学系列活动的延续拓展,由我校管理学院(无障碍管理学院)与校图书馆联合主办的‘心之所向,行无所碍’无障碍公益海报全国巡展在此温暖启幕。本次活动特邀管理学院杨会良院长、图书馆吴兴馆长、傅丽君老师、王盈老师、我协指导老师康丽、安润泽康(南京)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王成经理出席,广大师生共赴一场无障碍理念融合的思想交流。
开场序章

图为康丽老师开场致辞
活动伊始,在志愿者们精心布置的温馨场地中,FTA无障碍协会指导老师康丽以充满激情的开场主持拉开了序幕。


图为杨院长和王经理依次致辞
随后,管理学院杨会良院长发表致辞,他指出,本次活动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所倡导的精神高度契合,也强调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将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,为无障碍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高素质人才。随后,安润泽康王成经理也表示,期待以本次活动为契机,与高校深化合作、携手培养无障碍领域优秀人才,共同助推无障碍环境建设。
沉浸体验


图为多种多样的无障碍产品
仪式结束后,现场氛围热烈。师生们纷纷驻足,亲身体验无障碍产品。电动轮椅、智能拐杖、语音声光电水壶、防摔倒马甲等产品引发了阵阵惊叹。在王经理的细致讲解下,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技如何为“有尊严的生活”赋能,也让这一理念变得具体可感,触手可及。
无障碍智库专家吕志强教授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远程指导,提示同学们留意辅具的尺寸数据,细心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。同学们在指导下尝试使用轮椅进卫生间洗手、移位,也在志愿者一对一的协助下,利用馆内盲道和盲杖蒙眼定向行走,体验搭乘电梯。现场体验的同学感叹道:“坐上去才发现,世界瞬间‘变高变窄’了。空间不够我移动转身,遇到台阶要绕路。”

图为同学们进行辅具体验
深度对话
在公益海报展区,康老师被学生们团团围住,大家就海报所传达的意义各抒己见,时有充满巧思的可爱发言引来欢笑。康老师也从专业角度引导大家深入理解海报内涵。她以北京大学创作的系列公益海报为例,向同学们深入阐释了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多元路径;通过“轮椅老梁”考察并曝光设施问题、新建停车场侵占行人空间等案例,康老师也对同学们寄予厚望:“无障碍建设不仅是技术的叠加,更是社会治理的体现。作为无障碍管理专业的学子,要学会在复杂的利益诉求中,成为那个关键的沟通者和平衡者。”



图为观展海报场景

图为同学们正在进行花朵制作
一旁的手作花礼区欢声笑语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用扭扭棒制作出一朵朵色彩鲜艳的小花。心灵手巧的同学将成品赠予长辈、同伴,指尖传递的不仅是花朵,更是无形的温暖与连接。

图为全新的印象墙
活动现场也特别设置了一面“刻板印象墙”,同学们撕下固有的污名化标签,并覆盖上自己全新的、平等的看法。
此次活动为南京特师的师生带来了一次新奇而深刻的无障碍体验。本次公益展的总执行策划郭紫莹同学表示:“理念的改变最是困难也最是简单,可能一句话、一张图就能引发久久的思考,协会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‘无障碍’从一个概念,变得可感、可知。这只是一个开始。”


图为全体大合照
活动虽已落幕,但无障碍的种子已悄然播下。于FTA无障碍学子而言,这并非终点,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。他们从无障碍理念的认知者转变为传播者,再到知行合一的践行者,立志将这份现场的触动,化为持久的行动:在校内普及知识、调研设施;走进社区,搭建体验桥梁。阳光洒满的不仅是那天的会场,更是他们即将用脚步去丈量、用热情去温暖的未来之路。无障碍,我们正在路上。
文字|郭紫莹 熊光美 陶逊
媒体资源|高齐辰 胡景萱 曾尹
排版|周雨萱 张震
编辑|郭紫莹 张震
审核|康丽 陆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