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积极响应国家《“十四五”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号召,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管理学院“特童匠心 融合成长”实践团队,于2025年7月跨越2000余公里,奔赴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儿童福利院,开展为期1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国家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的深入贯彻,更是南京特师学子以专业智慧与赤诚之心,为福利院特殊儿童量身定制融合教育课程,践行“关爱守护未成年人成长”时代使命的具体行动。
经验薪火相传,支教创新前行
“特童匠心 融合成长”团队自成立以来,始终秉持着专业、负责、创新的态度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。在长期的探索与积累中,团队凭借其出色的项目规划与扎实的专业能力,成功入选2024年全省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省级重点团队,同时成为团中央2024年与2025年关爱行动“七彩假期”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。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团队过往努力的认可,更是激励团队在未来实践中不断前行的动力。


图1 推普活动入选截图

图2 2025年“七彩假期”入选
精准对接需求,筑牢实践根基
“特童匠心 融合成长”团队与大理白族自治州儿童福利院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。2024年4月至8月期间,团队开展了第一次实践调研,通过为期10天的志愿服务,对福利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排,并撰写了详细的调研报告。基于这些调研结果,团队抵达当日便与福利院开展了深度对接,通过细致访谈与实地观察,精准把握了特殊儿童的发展需求与身心特点。团队发现,福利院内的特殊儿童在知识学习、潜能开发、社会适应及心理建设等方面存在特殊需求。针对这些需求,团队对预设课程体系进行了动态优化,确保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能够紧密贴合儿童的实际能力与发展阶段。这种精准对接需求的方式,为后续精准施教奠定了科学基础。

图3 学校合影

图4 福利院合影
多元课程赋能,助力融合成长
实践活动中,“特童匠心 融合成长”团队聚焦孤残儿童发展核心需求,精心构建了融合多元特色的课程体系,全方位助力儿童成长。团队创设了“知法守法 健康成长”沉浸式课堂,通过模拟交通场景、生活情景剧等互动形式,将法律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,帮助特殊儿童建立规则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;依托大理白族丰富的文化资源,设计了“扎染奇妙旅”课程,特殊儿童在志愿者耐心辅助下体验扎花、浸染工艺,不仅提升了手眼协调能力,更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;开设了“小小咖啡豆”课程,引导儿童参与咖啡研磨与冲泡,培育职业兴趣,此外,还组织参观了下关沱茶博物馆,让孩子们通过多感官体验,感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。

图5 部分课程1

图6 部分课程2

图7 部分课程3

图8 部分课程4
深化校地协同,共筑长效机制
在实践收官之际,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大理州儿童福利院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。这一“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”的授牌,不仅为实践团队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实践平台,也为福利院的特殊儿童带来了持续的教育支持。未来,双方将在此开展更多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活动,共同探索适合特殊儿童的教育模式。

图9 授牌仪式

图10 会议合照
“特童匠心 融合成长”团队以专业之力点燃特殊儿童成长希望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。此次实践是国家特殊教育普惠政策在基层一线的生动注脚,也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与大理州儿童福利院深化合作、探索“高校 + 福利机构”协同育人新模式的重要举措。未来,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,不仅为特殊儿童提供更为精准、个性化的教育支持,更将致力于推动特殊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,为推进教育公平、促进特殊儿童全面融入社会贡献智慧与力量,共同书写特殊教育发展的新篇章。(文/陈卓 图/团队成员 编辑/陆剑 审核/邱淑永)